張國榮能伸能屈

張國榮與徐惠民1981年攝於新加坡麗的呼聲
張國榮與徐惠民1981年攝於新加坡麗的呼聲
  在電視劇《浮生六劫》裡演「毛頭」而為大家所認識的張國榮,從屏幕上看是16歲左右的少年,首次在記者會上見到他時,也以為他不足20歲。直到他跳樓結束46年人生,才推算出1980年他初到新加坡時已24歲。
  張國榮不但有娃娃臉,還有孩子氣。
  據本地資深攝影家,同時也是娛樂經紀人的梁福勇說,張國榮第一次到新加坡,是隨以《變色龍》劇組演員為主的香港麗的電視明星在國家劇場參加義演。由於他沒有參演《變色龍》,沒人留意他,使他感到很委屈,一度耍性子,不願出席記者會,經梁福勇一番開導,才抹乾淚水出場。
  聽梁福勇的憶述,我懷疑自己是否失憶,那回義演有張國榮嗎?老實說,《變色龍》演員來時,包括我在內的眾多記者都一窩蜂似的追著主角採訪,年輕的劉志榮、潘志文、劉緯民、魏秋樺、蔡瓊輝……,年長的張瑛、吳回、平凡、李月清……,還真沒留意有張國榮!
  這也難怪張國榮鬧情緒了!娛樂圈就是這樣炎涼:「青」在鬧市無人問,「紅」在深山有遠親。
  我也一樣「趨炎附勢」,到《浮生六劫》熱播,張國榮紅了,受邀到美麗宮夜總會登臺,才第一次採訪他。
  張國榮從坐冷板凳到被抬上轎子,不過一年時間。或許因為飽嘗過受冷落的滋味,在受大眾包圍時顯得格外熱情。以我個人的感覺,相較幾乎同時走紅,形象、歌路相近的陳百強,張國榮更能給人留下一見如故的好印象。
  「既生瑜,何生亮?」張國榮與陳百強難免被人相提並論,彼此產生競爭心理也不足為奇。
  有一回,兩人同時受邀來新加坡參加一場義演,出場序就令主辦者大傷腦筋。
  考慮到陳百強畢竟出道稍早一些,決定由他壓軸。張國榮得悉後便找來經紀人梁福勇交涉。還是這位梁兄有辦法,安慰說:上半場由你壓軸,那時觀眾都「坐穩」了,是氣氛最好的時候,更能好好欣賞你的表演;下半場接近尾聲,觀眾累了,有些還擔心交通問題提早離場,壓軸的不見得比你有利。
  張國榮經此好言相勸,心裡舒服了,也就不再計較,聽從「擺佈」。
  可見張國榮的情緒雖然容易波動,卻也容易哄。
  可惜2003年的愚人節,沒人哄住他!

原載2010年7月1日新加坡《新明日報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