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帝怕誤了節目一夜無眠

徐惠民為張帝編劇填詞的賀歲專輯
徐惠民為張帝編劇填詞的賀歲專輯
  任職麗的呼聲的前幾年,還允許播方言歌,我幾乎天天都要穿插幾首,好不過癮。
  剛入行時,有次正想播鄭少秋的粵語歌,我卻被告知「不要播」。具體原因不清楚,只聽說這位當紅的電視明星不賞臉,不來上節目,故而抵制播他的歌。聽眾發現不對勁,打電話來責問,大家也只能裝聾作啞。
  媒體與明星交惡的事時有所聞。
  過埠登臺的藝人,初試啼聲者唯恐不賣座才樂意上節目做宣傳,多多益善,充分利用媒體;炙手可熱者不愁不賣座就會選擇性地上節目,可免則免,不讓媒體擺佈。
  但作為一家商業電臺,不能請來「大牌」就難以向聽眾交待。當它還有相當大影響力時,自然要加以制裁。
  風水輪流轉,「大牌」也有放低身段的時候。
  張帝就是個例子。當年這位急智歌王是以舞臺表演取悅觀眾,不在乎電臺禁不禁播他的歌,所以多番邀請他都被推辭。可到了1981年,他的專輯《甘草》出版,我就告訴發行公司寶麗金的市場經理蕭斌:雖然我主持你們的特約節目,但張帝長久不來捧場,要打紅他的歌就難了。要「解凍」,他應該先來「走動」!
  唱片公司自然懂得怎麼做,張帝終於來了。那天早上九點未到,張帝便現身播音室。見他雙眼佈滿血絲,倚在門邊猛抽香煙提神。他苦笑說,自己是夜貓子,不到三四點不上床,要是睡著了早上就起不來,為擔心誤了上這節目時間,一宿沒合眼!
  當年身處媒體,只想到自己一方的苦惱,以為整得對方就范便覺得痛快;而今從那圈子抽身,設身處地為「耍大牌」的一方想想,多少也能理解他們的難處。人家應酬多、壓力大,常熬夜,推掉些沒必要的節目也好多休息。
  張帝除了接受過我的訪問,還演播過我編寫的搞笑專輯。1989年我撰稿編歌詞的《金童玉女賀新年》,由張帝搭配陳今佩灌錄,他們說起我編的相聲小段來可還挺有味道的。只是,礙於職業身份我不便署名,除了邀稿的風格唱片公司洪俊明老板,連張帝都不知道作者是誰。

原載2010年6月24日新加坡《新明日報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