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有飛機恐懼癥

文章與徐惠民1990年攝於新加坡麗的呼聲直播室
文章與徐惠民1990年攝於新加坡麗的呼聲直播室
  我們知道《故鄉的雲》和《三百六十五里路》是文章的成名曲,但在中國大陸,人們曾以為費翔和包娜娜才是原唱者。只因當年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的收視率一枝獨秀,誰捷足先登誰就紅遍大陸。
  1986、1988兩度被他人在大陸唱紅自己的歌,文章怎按捺得住?1990年他也躋身「春晚」舞臺,唱響了《自己的天空》!
  然而,上1990年的「春晚」比以往更敏感。由於前不久北京才鬧了「春夏之交那場風波」,海外或境外藝人一時都裹足不前,都在觀望誰敢在北京亮相,因為這亮相就等於是表態。
  文章敢於在這創傷尚未平復的年頭上央視高歌《我是風》,在一些人看來他不是「風」而是「瘋」!
  其實,因小失大才是「瘋」,文章大不了是「因大失小」罷了,相比在大陸能暢銷百萬張唱片,損失臺灣市場應該在所不惜。
  不出所料,真是「順得哥情失嫂意」,文章在大陸紅了,在臺灣可就黑了——被禁唱了四年!
  其實,文章本是印尼華僑,如同已嫁到新加坡多年的包娜娜那樣貼上「臺灣歌星」標簽,不過是迎合當時的統戰心理,讓人家做得好看,自己也從中獲益。
  祖籍廣東潮州的文章在印尼出生,在馬來西亞念小學,在美國念高中,在加拿大念大學,在日本工作,在臺灣踏入歌壇。怪不得他會說潮語、粵語、閩南語、馬來語、日語、英語!
  正因為有這樣的生活歷程,同是印尼出生的作曲家譚健常才給他寫了《故鄉的雲》、《三百六十五里路》這樣的歌來抒發遊子的心聲。
  與文章做訪談,自然不免談到遊子,談到周遊諸國。
  有一次談話中扯到了搭飛機。
  文章說他覺得在飛機上最沒有安全感,簡直就是把命交給人,完全任由命運擺佈。所以每當他步入機艙就如臨大敵,心跳就加速,腳板就直冒冷汗,一遇到不穩定氣流更是渾身哆嗦。
  文章的這段談話令我印象深刻,是由於「同病相憐」——當年我也跟他一樣患有「飛機恐懼癥」。但二三十年過後,經常要在中國內地城市間飛來飛去的文章,應該也和我一樣習以為常了吧?

原載2010年7月13日新加坡《新明日報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