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芮唱了十七年「口水歌」

蘇丙
蘇丙
  1983年的某一天,一位唱片公司公關小姐在陪同剛錄完節目的歌星離開前,高興地向我宣佈:「下個月我們公司有新歌星要來,我會安排她上你的節目,她叫蘇丙!」
  蘇丙,我馬上想到「蘇打餅」,當時就笑出聲來。後來才弄清楚,那是蘇芮!
  也難怪那位公關念錯,在蘇芮出道之前,「芮」是個生僻字,許多人乍眼看去都當是「丙」。中國大陸歌手那英早期曾模仿翻唱蘇芮的歌,就用了有故意混淆之嫌的藝名——蘇丙。
  其實在1981年,在見到蘇芮的兩年之前,我已聽過她的歌。在我主持的《寶麗金之聲》節目裡曾介紹過多位歌手合灌的聯唱專輯《齊唱45》,其中一位唱了《第二春》、《午夜香吻》、《玫瑰玫瑰我愛你》等多首老歌的歌手蘇君麗就是蘇芮。
  《搭錯車》是當年最賣座的影片,它不但捧紅了端莊美麗的女主角劉瑞琪,也捧紅了電影插曲主唱者蘇芮。以嘶喊似唱腔演繹的《酒矸倘賣無》讓人耳目一新,成為當時最流行的歌曲之一。
  偏偏就在那一年,為配合推廣講華語運動,電臺電視幾乎全面停播方言節目。連訪問香港粵語藝人也只能以華語對答,方言歌曲當然被打入冷宮,《酒矸倘賣無》也險遭池魚之殃。
  《酒矸倘賣無》雖算是華語歌曲,但有句「酒矸倘賣無」一再重復,麗的呼聲主管生怕闖禍,要求唱片部在唱片封套上注明「不宜多播」,又指示廣播員,即便要播也不得用方言報告歌名!
  我遵命報告歌名為「有酒瓶可賣嗎」,但後來也隨同事們用華語念「酒矸倘賣無」,不懂閩南語的人就不知所云。其他電臺索性只播蘇芮的另一首電影插曲《一樣的月光》,免得自找別扭。
  蘇芮在成名之前多在酒廊翻唱西洋歌曲。她曾在我節目裡坦承唱了十七年的「口水歌」,並說「沒有口水歌也就沒有今天的我」。但她又很倔強,認為不適合自己的歌便拒唱。
  在臺灣開放探親之前,蘇芮的歌已紅遍大陸,那時問她想不想「登陸」,她答說「不值得一提」。她說自己就是有這股傻氣和灑脫,重名多於重利,只要歌曲有人聽就很開心。
  話雖如此,臺灣一解了嚴,蘇芮就活躍於大陸舞臺,名利兩面的比重很快便平衡了。

原載2010年7月15日新加坡《新明日報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