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雁匿跡不銷聲

1980年徐惠民在新加坡麗的呼聲大禮堂主持首次沈雁歌友會
1980年徐惠民在新加坡麗的呼聲大禮堂主持首次沈雁歌友會
  1979年,我進入「麗的」工作;恰巧這一年,沈雁「踏浪」而來。我初入行,她初出道;我第一次主持電臺的大型歌友會,她第一次在新加坡歌迷前亮相。作為寶麗金機構的特約節目制作人,我最早把沈雁的歌介紹到新加坡來;我也沾這位八十年代青春偶像的光,首度與聽眾朋友們見面。
  還記得那時的盛況:只有三百座位的麗的呼聲冷氣大禮堂竟擠進了六百歌迷,歡聲笑語吶喊令年僅十九歲的沈雁樂不可支。不費多大勁,這位有著沉魚落雁美貌的新星就被捧得紅透半邊天。
  往後的幾年,無論在寶麗金(代理臺灣歌林公司)旗下或轉投華納(代理臺灣綜一公司),沈雁每回來做唱片宣傳,都會與我見面。她也很疼愛我那年幼女兒徐冰,每次來都抱起她合影,還拉她去逛街。
  剛認識沈雁時就認識了她的經紀人夏春湧。這位夏大哥的口頭禪令我印象深刻,幾乎三句不離「這不是蓋的、這不是蓋的!」,似乎總怕人不信他。真不是蓋的,當時我就察覺這夏大哥與他發掘捧紅的歌星關係十分親密,不多久便蓋也蓋不住,他與沈雁墜入愛河已不是秘密。華納唱片公司的市場經理蕭斌曾私下埋怨,公司負責給沈雁的酒店「埋單」,一個晚上就花上幾百元長途電話費,可以想象他們之間的情話是多麼地綿綿。
沈雁與徐惠民1980年攝於麗的呼聲直播室
沈雁與徐惠民1980年攝於麗的呼聲直播室
  沈雁是以純情玉女的形象示人,「小三」(第三者介入)的角色在那保守年代引人非議是意料中事。但情到濃時誰又在乎他人議論?我想,她是準備好為自己的感情付出巨大代價的。
  本以為沈雁寧可犧牲演藝事業也要苦戀,淡出後該和夏大哥終成眷屬,不料她與他並未「修成正果」。後來聽聞她嫁給了圈外人,移居美國經營花店,育有二子。據說有人邀請她在頒獎禮上露面,她一口拒絕。
  沈雁出道僅僅七年便匿跡了。是的,匿跡而已,沒有銷聲,她的《踏浪》、《在這裡》、《一串心》、《輕愁》等歌聲仍時時可聞。

原載2010年6月17日新加坡《新明日報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