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飄飄出道三年才亮相

龍飄飄與徐惠民1980年攝於新加坡麗的呼聲直播室
龍飄飄與徐惠民1980年攝於新加坡麗的呼聲直播室
  2006年到臺北拜訪老朋友黃仁清。這位越南歸僑作曲家創作過許多風靡多年的名曲,特別是1978年的《財神到》捧紅了後來的賀年歌后龍飄飄。提起龍飄飄,黃仁清告訴我她住在北京,從他那裡聯繫上久別近十多年的另一位老相識,真高興極了。
  我最早於1977年從麗的呼聲聽到她的《哭靈》。那是李翰祥執導的《金玉良緣紅樓夢》裡的插曲,由於它近似越劇《紅樓夢》的唱段,只是曲調變換幾個音符,歌詞重組幾個句子,唱得又激情滿懷,把愛好越劇的我深深吸引住了,於是便留意演唱者的名字。
  唱片公司很懂得包裝新人,見有鳳飛飛走紅在先,便有如對仗似的起名龍飄飄,再主打一首《花飄飄水飄飄》,很快就讓人把飄飄這名字記住。大概是食髓知味吧,龍飄飄的搭檔也用同一模式,叫燕雙雙!當年我曾在相聲小段裡調侃過:下來還會有狗跳跳、貓叫叫吧?
  龍飄飄出道三年灌了近十張唱片才到新馬亮相。1980年她初到新加坡,首先就到麗的呼聲接受我訪問。記得那天她遲到許久,快樂唱片公司的公關先生一趕到便向我連聲道歉,說「龍飄飄的手術做了很久才做好!」當時嚇我一跳,心想她怎那麼倒霉,一到新加坡就動手術?隨後進來的龍飄飄聽見了又好氣又好笑,忙糾正說「不是手術,是手續!」——原來是辦移民廳的手續延誤了。這麼個笑話使我們一見面就談笑風生。
  嬌小玲瓏的龍飄飄最初只在新馬走紅,以致有人誤以為她是馬來西亞歌星。其實原名許秀春的她來自臺南。她是典型的臺灣南部人,作風純樸,待人真誠,知道有客自遠方來便熱情款待。例如帶我到龍君兒的咖啡館品嘗,到玄小佛家裡酌飲,親上酒店尋訪不遇而在門縫裡塞字條。
  在新馬創造「龍腔雅韻」驕人成績後,龍飄飄「出口轉內銷」,不但在臺灣漸有名氣,還成了繼鄧麗君之後較早發行唱片到大陸的歌星。1990年初次「登陸」,在上海曾因被歌迷認出,被蜂湧而上包圍簽名以至趕不上飛機,她在那裡的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。
  龍飄飄的先生是新加坡人,近年從事廢金屬回收工作。據說20多年前結識時,他居然不知道她是紅歌星!
  龍飄飄似乎「居無定所」,打電話找她,一會在北京,一會在美國,兩頭都安了家。育有一對兒女的她,仍為歌唱事業四處奔忙,在有龍的傳人的地方飄來飄去。藝名確實起得好,果真是龍飄飄!

原載2010年7月25日新加坡《新明日報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