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志榮紅而不驕

劉志榮與徐惠民1981年攝於新加坡麗的呼聲
劉志榮與徐惠民1981年攝於新加坡麗的呼聲
  「耍大牌」,常聽人用這詞批評一些演藝人員。
  誠然,有少量大牌確實耍過,但我所接觸過的那些經過長時間奮鬥而有成就的「大牌」往往不耍,倒是一些一夜成名但充其量只算「中牌」的耍得厲害。
  這種現象早在三十年前《變色龍》熱的時候我就見識過了。
  那時攝制《變色龍》的麗的電視和本地麗的呼聲還算姐妹機構,按說演員們到了新加坡,抽空到麗的亮亮相應是順理成章,偏有些演員不賞臉。
  那時多半是夜總會辦這些電視藝員過來做秀,本地唱片公司順便給灌唱片。夜總會方面當然也樂於讓所請的藝人多上節目宣傳,但一般不強求;唱片公司為了銷量,更積極安排。
  有一次,經某唱片公司安排,兩位《變色龍》男女主角答應上我的《歡樂早晨》節目。同事上酒店接時,女的竟不肯起床,無論如何懇求就是要爽約。無奈急請唱片公司老板親自上門「說情」,這才哄得小姐勉強赴約,但已遲到大半小時,真把我急如熱鍋上螞蟻。
  《變色龍》主角中要數劉志榮最資深,他卻偏偏毫無大牌架子。同樣是上我的《歡樂早晨》,他準時到達,對人熱情和藹,彬彬有禮,一見如故,侃侃而談。
  那次訪談時隔一兩年後,我到臺北金鐘獎會場參觀,忽然背後有人用粵語喊了一聲「徐監制」。從來沒人這樣稱呼我,何況還用粵語,以為叫的是別人,回頭一看,是劉志榮和柳影虹追上前來向我招呼。
  盡管只是短暫的寒暄,給我留下極其難忘的印象。僅僅一面之緣,劉志榮竟能從背影便認出你,還能記得你的職稱,能不教人折服?
  後來與攝影家老友梁福勇提起此事,他告訴我,劉志榮的父親劉克宣就曾當他的面提醒兒子:你今天有的面子是許多人給的,一定要記住,千祈別得意忘形啊!
  劉克宣的好家教確實奏效,在《變色龍》眾位主角中,唯獨劉志榮的演藝生涯一直持續到前年不幸猝逝。

原載2010年6月29日新加坡《新明日報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