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婉秋只出一張臉

黃婉秋與徐惠民1986年攝於新加坡麗的呼聲直播室
黃婉秋與徐惠民1986年攝於新加坡麗的呼聲直播室
  「劉三姐來了!不是劉三姐的人來了,而是劉三姐的電影來了!」—— 9歲時聽到燕姨(勵燕女士)從麗的呼聲《文藝園地》節目廣播的這段話,過了40幾年竟還記憶猶新!
  甲天下的桂林山水,百聽不厭的山歌,俏麗純樸的人物,眾多令人一新耳目的元素,使《劉三姐》這部電影連映半年多,成了賣座經典。
  《劉三姐》在新加坡放映的18年後,1980年黃婉秋才首次亮相新加坡。我當然不放過這難得的機會,背了錄音機到國家劇場後臺找童年的偶像黃婉秋作採訪。
  黃婉秋是我採訪的第一位中國大陸影星。當時還不曉得中國大陸愛用「老師」這個稱謂,稱「小姐」又怕她不習慣,就稱她「婉秋姐」。我得見偶像,興奮之情不在話下,而黃婉秋在虛耗十年青春後「重見天日」,面對國外媒體也不免激動。
  1986年黃婉秋二度來新,這回就親到播音室接受我的訪問。
  訪談中,黃婉秋告訴大家,當初籌拍《劉三姐》時,她是導演選中的,而團裡領導推薦傅錦華當主角,只讓她演舟妹。後來決定讓她演劉三姐,但歌曲已事先完成錄音,只得將就採用。所以電影裡劉三姐的歌聲是傅錦華的,舟妹的歌聲才是她的。
  後來,廣西彩調劇團對電影中的某些情節不很滿意,再拍一部舞臺藝術片,這部片終於讓傅錦華主演,可她的嗓子卻又不行了。黃婉秋笑道:「當年是你唱,現在你也要人家來配唱了,就成了笑話!」
  其實,黃婉秋扮演劉三姐只出了一張臉,不僅歌曲是別人配唱,連對白也不是她的聲音。由於當時她的普通話還說得不好,讓長春電影制片廠的張桂蘭給她配的音。
  北京奧運開幕式上的小女孩林妙可被指為「假唱」,殊不知幕後代唱、代說由來已久,算不上造假。
  要說造假,2009年新中國60周年國慶晚會上,當黃婉秋演唱代表壯族的《山歌好比春江水》時,打出字幕注明她是壯族,這才真是造假!——黃婉秋親口告訴過我,她本身是漢族!

原載2010年7月5日新加坡《新明日報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