鳳飛飛自擬訪問內容

鳳飛飛手跡
鳳飛飛手跡
  歌星的手跡我只留存一張,歌星的立體照我只拍過一張,都是鳳飛飛的。
  那留在標準稿紙上的手跡,是鳳飛飛接受我一次採訪前作的提要。那已不是我第一回訪問她,當年她在寶麗金旗下,我作為該公司特約節目的主持人已訪過她,記得還是背個笨重的錄音機上酒店房間做的。那次她到萬金夜總會登臺,只能在午夜時分抽空接受採訪。第一印象就是她沒有架子,口才又好。
  而留下手跡的這一次,是她親自上麗的來。
  鳳飛飛對新唱片的宣傳毫不馬虎。她在開始和我錄音之前,要來稿紙,先與我商量要提哪些問題。她親筆列出了:
  問候,來新目的;
  第一個問題,多久未來新演唱;
  去年專輯;
  問歌曲反應,如何來信告知;
  最早期唱片數量;
  帽子如何處理;
  通常如何設計一套完整的服裝;
  如何表現一曲;
  歌曲的特色、重點介紹牧羊姑娘;
  對服裝看法與顏色調配;
  介紹彩色的愛,顏色有故事……。
  又親自決定播出歌曲的順序。
  說真的,完全讓對方主導訪談的內容,這是我僅有的一次。
鳳飛飛與徐惠民1986年攝於麗的呼聲直播室

鳳飛飛與徐惠民1986年攝於麗的呼聲直播室(原為3D照片)
  我特意收藏這張手稿,不僅因為從中可以看出鳳飛飛對工作一絲不茍,還因為我欣賞她帥氣漂亮的字體。
  1984年,鳳飛飛改投新麗聲公司,李靈發老板親自陪她再到麗的作宣傳。我在訪談中很自然提到她跳槽的事,一聽跳槽二字,她立刻很嚴肅地答道:「馬呀、豬呀轉到別的槽裡覓食才叫跳槽,這字眼不該用在人身上。」沒想到她會如此咬文嚼字,這給我留下深刻印象。以至於後來每當有人提跳槽,我就引用這段「鳳飛飛語錄」。但跳槽這字眼用來比喻人另謀高就其實並無不可。
  也就在這次訪談時,我拿出立體照相機與鳳飛飛合影。她說還沒拍過立體相呢,向前伸出V型手勢來加強立體效果,笑得多麼燦爛。

原載2010年6月14日新加坡《新明日報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