蔡幸娟天真無邪

蔡幸娟與徐惠民1982年攝於新加坡阿波羅酒店
蔡幸娟與徐惠民1982年攝於新加坡阿波羅酒店
  認識蔡幸娟時,她才14歲。
  那年,被蔡幸娟認作乾爹的羅海星剛創立皇星全音唱片公司,指定我主持他在麗的呼聲的特約節目,兼編寫發送宣傳稿。
  依稀記得那時交給我的宣傳資料裡,提及蔡幸娟9歲便以一曲《王昭君》一鳴驚人,榮獲某歌唱比賽冠軍,自此便開始歌唱生涯。
  為主持節目,我得以優先聽蔡幸娟的錄音。一聽確是清脆悅耳,很有幾分鄧麗君的味道,走紅乃是指日可待。
  那時期,麗的呼聲各時段播放的歌曲無人編排,廣播員全憑個人喜惡選播,也不管一天重復幾次。經一番疲勞轟炸或狂轟濫炸,打響一首歌並不難。
  不出所料,憑著《走在鐵路旁》初試啼聲,蔡幸娟果然一炮而紅。
  1981年,當蔡幸娟在新加坡作完宣傳準備返臺時,恰巧我也正計劃出國度假,羅老板便安排我與他們一行同機到臺灣。到了臺灣還特意同到蔡幸娟的家鄉臺南,在她家借宿。
  在那之前聽聞蔡幸娟自小就登臺獻唱「補貼家用」,可到了她家,見是復式洋房,家境應該不錯。
  進到客房,見窗戶上都鋪滿薄紗,床上還罩有蚊帳,原來那地方還很「鄉土」,需要雙層屏障來擋蚊子。
  鄉土似乎就意味著純樸。蔡幸娟一家人以及她的鄰居們都很純樸。蔡幸娟喜歡駕輕型電單車在村子附近兜風,到海邊戲水,已小有名氣的她,仍是天真無邪的小女孩。
  她「無邪」到與我爭論起語音來。我好意舉「爸爸、媽媽」做例子教她說華語要注意輕聲,她堅持說「巴巴、抹抹」,認為「國語」就是那樣說的。畢竟是小女孩嘛,我不和她爭執下去。
  我當蔡幸娟小女孩,可他乾爹不跟我一樣想。有一天在蔡幸娟下榻的酒店房間裡,與她同坐床上,請羅老板為我們拍張合照。等照片交到我手裡,才知道羅老板很保護她的當家花旦,為了避免曖昧,僅拍我們的上半身!
  悉心保護又如何?誰叫冠以蔡幸娟「東方雲雀」美稱?既然是「雀」,羽翼豐滿之後終歸要飛走的!

原載2010年7月4日新加坡《新明日報》